摘要:通过推动非存款性负债市场(理财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实质性提升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挤压其息差空间,使银行粗放式资本扩张模式变得不可持续,地方政府和国有经济部门投资扩张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
记者:利率作为重要的资金价格,其市场化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助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提升金融产业竞争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进入专题: 美元 。如果美国有发行奥巴马债券的意向,接下来中国可以提供两种可供选择方案:第一套方案:直接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
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全球性通货膨胀,全球性热钱开始流向中国,流向新兴经济体。美国和中国在通货膨胀上往往表现为股价涨、房价涨、CPI上涨的周期性特点。那么,为什么历次美元升值都会给新兴经济体带来灾难性的打击?因为在金融资本主义阶段,全球资金关键不在总量,而在流向从银行代客结售汇的数据看,上半年境内企业和个人结售汇顺差295亿美元,远小于同期跨境收付顺差,境内企业和个人资产外币化,负债本币化的倾向日益明显。中国货币创造主渠道正在发生趋势性的变化,这对央行的传统货币政策是新的挑战:尽管央行不必如以往那样,通过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票来冲销货币,减小了冲销和财务成本,但央行也将无法再借新增外汇占款而维持低利率,市场利率将逐渐回归到接近自然利率的均衡状态。
首先,是人民币由单边升值预期改变为双向波动,甚至出现贬值预期。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0月底,全球三大央行: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加起来已超过8万亿美元,其中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约2.85万亿美元,欧洲央行约为2.73万亿美元,日本央行约为1.8万亿美元,而同期中国央行总资产高达28.6万亿元人民币(约合4.73万亿美元),分别是美、欧、日央行资产的1.66倍、1.73倍和2.6倍。发达国家银行靠什么赚钱?我们都晓得,发达国家的银行进入门槛非常低,它们靠什么赚钱呢?服务。
中国农行行长张云曾撰文称,2003年10月1日出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银行收费的项目仅300多种,而现在《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中列出的收费项目已多达3000种。最后实行低利率,以保证国债发行的低收益率。再看看我们内地的银行,内地银行的管理到现在还停留在简单的数量化考核阶段上,比如说一天要接待多少个客户,一个月要拉多少存款,要卖多少产品,等等。在这一点上,中国香港地区的银行做得也非常好。
香港银行业的服务和餐饮业差不多一样细致,比如说开通24小时的投诉热线。银行根本没想着如何给老百姓提供好的、便利的服务,而是把全部心思放在如何从老百姓身上赚取更多的钱上。
还有专家建议清理收费、请第三方机构监管、出台行政命令等等。想想看,企业要借钱,只能找国有银行,因为只有国有银行才能弄到额度。而如果有银行想以高息揽储,就会立刻遭到央行和银监会的严防死守。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A股没法融资了呢?如果我们只能以极低的价格去香港融资呢?结果就是必须贱卖股份。
央行规定的存贷利息差可以达到3%-3.5%。透过与美国、中国香港地区的对比,我们是不是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银行的盈利模式?其实,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银行是靠粗放经营赚钱的。那我们看看对两桶油征收暴利税的结果是什么呢?油价更贵,油荒更甚。从全行业来看,银行收入中利息差贡献了80%。
回想去年中国银行业前三季度的利润实现率,2011年前三季度,中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利润8173亿元,16家上市银行利润增长率为31.49%,比烟草这样的暴利行业还高出很多。总之,我们很少考虑怎么样才能把服务质量提升上去。
首先我们应该搞清楚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的银行如此有恃无恐?就是因为我们的银行有靠山。而且这些都不是作秀的,香港银行业内部有一套内控和管理系统来确保每个员工都会按照这套规范来做。
除了赚取利息差,我们的银行还利用垄断地位收取乱七八糟的费用。你要存钱,就会发现所有银行的存款利息都一样,因此国有银行依靠政府,还算相对安全的。建行、中行、浦发、民生、兴业都是如此,上百亿的资金三五个月就迅速花光了。可是在美国、中国香港呢?这个利息差大约只有0.3%而已。进入 郎咸平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银行业 。当然,商业银行为此也是要付出代价的,首先要听话,要把钱贷给地方政府、支持地方GDP发展。
上周,首份大行三季报出炉:中行前三季净利增10%。据2011年中报显示,12家上市银行半年净赚4000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高达2057.43亿元,普遍增幅在40%左右,几乎占到了净利润的半壁江山。
我要提醒各位的是,这个还只是名义上的,只有地方政府、央企才能享受得到不好意思,我觉得这些专家根本就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
首先我们应该搞清楚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的银行如此有恃无恐?就是因为我们的银行有靠山。当然,商业银行为此也是要付出代价的,首先要听话,要把钱贷给地方政府、支持地方GDP发展。
银行为何有如此暴利?透过调查我们发现,在银行收入中占比最高的是利息差。上周,首份大行三季报出炉:中行前三季净利增10%。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A股没法融资了呢?如果我们只能以极低的价格去香港融资呢?结果就是必须贱卖股份。从全行业来看,银行收入中利息差贡献了80%。
回想去年中国银行业前三季度的利润实现率,2011年前三季度,中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利润8173亿元,16家上市银行利润增长率为31.49%,比烟草这样的暴利行业还高出很多。而且这些都不是作秀的,香港银行业内部有一套内控和管理系统来确保每个员工都会按照这套规范来做。
总之,我们很少考虑怎么样才能把服务质量提升上去。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手续费和佣金收入贡献了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的三分之一。
建行、中行、浦发、民生、兴业都是如此,上百亿的资金三五个月就迅速花光了。发达国家银行靠什么赚钱?我们都晓得,发达国家的银行进入门槛非常低,它们靠什么赚钱呢?服务。
那我们看看对两桶油征收暴利税的结果是什么呢?油价更贵,油荒更甚。在这一点上,中国香港地区的银行做得也非常好。央行规定的存贷利息差可以达到3%-3.5%。再看看我们内地的银行,内地银行的管理到现在还停留在简单的数量化考核阶段上,比如说一天要接待多少个客户,一个月要拉多少存款,要卖多少产品,等等。
透过与美国、中国香港地区的对比,我们是不是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银行的盈利模式?其实,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银行是靠粗放经营赚钱的。我要提醒各位的是,这个还只是名义上的,只有地方政府、央企才能享受得到。
其次要贷给国企买地卖地、搞房地产。还有专家建议清理收费、请第三方机构监管、出台行政命令等等。
除了赚取利息差,我们的银行还利用垄断地位收取乱七八糟的费用。你要存钱,就会发现所有银行的存款利息都一样,因此国有银行依靠政府,还算相对安全的。